找到相关内容2577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色业处

    ,这粒色聚即是性根十法聚,而非命根九法聚。男性只有男根色,而女性则只有女根色。男根色是能令我们知道「这是男人」的素质;女根色是令我们晓得「这是女人」的素质。当你能够辨明性根色时,再继续看全身六处门(即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473625.html
  • 俗化的慧命与佛化的生命——仓央嘉措不凡的生平与隽永的“情诗”抒怀

    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含义:“玛吉”为未生或未染,寓意圣洁、无暇、纯真;“阿米”是“阿玛”的介词形式,原意是母亲。在藏民族审美观中,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,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所有美的内涵和外延。因此,“玛吉阿米”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174923.html
  • 怎样做一个居士

    中的菩萨,除了极少数外,都是现在家相,乃至最后一生在兜率内院的菩萨,也是现天人相,而非出家相。当然,现在家相的菩萨,并不即有男女性的差别,三界内的色界天,已经没有男女欲,何况是圣位的菩萨。菩萨多现在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675254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声音的主观意欲,便会起自我诱导和自我暗示的作用,使人见所欲见,闻所欲闻,有如催眠术者的诱导和暗示,会使被催眠者有所见闻,甚至连人格都会发生变化。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女性、体弱多病者,修禅定时往往容易出现意识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
  •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

    女性形象长久地葆有在人们的心目中,正好说明了这一点。菩萨对众生所展示的温情美,来自菩萨那广大无边的无我的慈悲心。菩萨也像我们众生一样懂感情。例如,菩萨也经常流眼泪,而且流很多眼泪,四海之水尽是菩萨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776616.html
  • 十部于昔的新视野——20世纪关于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研究

    手法粗犷、原始,而女性特征则表现得很明显。在西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陶塑作品中也发现有裸体女像。见于1991年发掘的陕西扶风县案板遗址。   在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中还有被推测为两性复合体的形象——青海...

    李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4176999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二单元:天子相应

    童英为上妻”,这里就“童英”跟“贵姓”是不一样。“贵姓”我们上次有提过,这个“贵姓”是翻译错的,它是kumari,就是“童女、少女”,并没有“贵族女性”的意思,而只是“少女”的意思,北传翻作“童英”,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2877132.html
  • 佛、道‘修道主题’之关系

    其妻,令无杀害,遂发此声。   霍世休认为,《大唐西域记?烈士池》 [注21] 不过是些很平常的叙述文字。但是我们试回头读《续玄怪录》,不但将托生的人改为女性,而笔力的刻画入微,如‘卢大怒……乃持两...

    邱敏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41077220.html
  • 翟氏先辈在敦煌修建功德窟

    高雅圣洁,又有一种更朝世俗人性化发展的倾向,佛与菩萨神秘的特质有所减弱,亲切的神韵有所增加,特别是每个经变画中的菩萨像,更具有一种女性所特有的高洁典雅之美。「造像梵像,宋齐间皆唇厚、鼻隆,目长,挺然丈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178952.html
  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2]

    [3] 大正三十,页三七二。   [4] 唐译母邑者即今谓女性。   [5] 下贪指欲界贪。   [6] 上贪指色、无色界贪。   [7] 颂文见于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九,经1092;《别译》卷...

    陈琼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278954.html